大众网记者 耿晓月 通讯员 李春霖 青岛报道恒汇证券
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商业繁华地段的长江中路社区,北起长江中路,南至珠江路,西至井冈山路,东至阿里山路,面积约0.34平方公里,共有住户3574户,居民约10582人,其中有撒拉族、回族、朝鲜族、达斡尔族等24个少数民族居民561人。
近年来,长江中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打造“红石榴”社区,不断拓展民族工作的内涵和外延,通过打造“YU ZUO汇福邻·品质长江中”党建品牌,将民族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当中,有效实现党建引领“一张网”,绘就民族团结“石榴红”的美丽画卷。
“YU”心暖邻·吹响服务集结号
在长江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以“交流、融合、共享”为主题设置的“红石榴”家园、“红石榴”驿站、“红石榴”书屋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,成为社区各民族居民学习交流、开展活动、协商议事的多元包容平台。
据了解,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聚集辐射作用,以“市民荟客厅”为平台,引入专业艺术团队开展声乐、舞蹈、书法、乐器等公益课堂,不断满足各民族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,有效提升社区文化建设“软实力”。此外,社区还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”为平台,组织和邀请辖区的学校、企业、商户、居民走进社区、走进体验馆,体验古琴、扎染、簪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与“亲邻”理念的契合点,与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校地融合、互嵌发展,开展“民族团结我践行,民族文化我传承”系列活动,在活动中促进各民族居民美好共融,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。
“为切实满足各民族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恒汇证券,社区聚焦民生服务,秉持‘便民、温馨、高效’的服务理念,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点,设置‘红石榴服务服务示范岗’,坚持‘一窗多办,一次办理’,为各民族居民提供政策宣传答疑、帮办代办等便捷服务。”长江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薛丹妮表示,社区通过集结共建单位、党员、社工、网格员、物业、热心居民等力量,组建了“红石榴”志愿服务队,以志愿服务的模范示范作用带动各民族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。截至目前,已招募注册各民族志愿者82名,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32场。
“YU”心聚邻·奏响治理奋进曲
“非常荣幸能够成为长江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指导员,依托社区这个平台,我会定期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来社区研学实践,为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,同时又是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的一位维吾尔族老师,米娜瓦尔.胡吉从事教育工作的23年间,培养了25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成为“大美边疆”的建设者和“能源新丝路”的开拓者。
“来社区研学实践的学生中有位名叫亚森的维吾尔族同学,来自新疆喀什,从小向往大海,由于家庭原因,生活上比较困难。社区了解情况后,立刻启动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流程,亚森同学自己也很努力,最终成功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,并在毕业以后留在了新区工作,新区也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。”薛丹妮介绍。
为提升基层治理质效,长江中路社区以幸福家园创建为抓手,凝心聚力、夯基垒台,积极探索“一核多元、融合共治”的区域化治理格局。在“社区联络员-兼职网格员-物业公司-业委会”有机结合的工作框架下,增设民族宗教事务兼职网格员,对接处理民族群众事务,形成了“人员交叉化”“管理联动化”“工作融合化”的“一网统筹”工作体系,推动实现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解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社区还依托“红石榴”家园,打造“红石榴”议事厅,定期召开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联席会议,邀请各民族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协商议事,有效化解小区公共资源管理以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治理难题。
“YU”心友邻·共谱和谐交响乐
为充实基层治理力量,激发各民族居民自治活力,社区秉持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,发布“能人招募令”,充分挖掘辖区企业、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各类资源,组建各行业“能人队伍”。同时,联合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单位,建立“党建+群建”友邻平台,扩大治理“朋友圈”,将各类社会活跃力量有效引入社区“大服务”“大治理”的格局之中。
“辖区现有商业网点近500家,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商户,在创业初期,他们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社区和街道秉持‘来了就是新区人’的工作理念,全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。”薛丹妮说,“就拿‘东方宫’拉面馆来说,2014年就来到这里了,可以说是从兰州来到我们街道创业的早期商户了。初期,由于店铺周边停车难,导致客流量少,商户一度有打‘退堂鼓’的念头。社区在了解到情况后,主动与物业部门进行协调,优化停车方案,后期又建设了规范化的停车场,来店消费的顾客可以免费停车。如今这家店生意兴隆,已经开了四家店了。这家店的老板为了感谢政府对他的帮助,每年冬至节气都会向环卫工人、外卖骑手、快递小哥等群体提供免费的牛肉面……这种双向奔赴的情谊才是真正的情满新区、情满长江。”
据了解,社区还携手辖区心理咨询师开展“幸福姐姐”公益赋能热线,切实解决居民在家庭琐事、亲子关系、职业发展及情感世界中遇到的各类困扰;以构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工作统揽,联合律师、司法所、民警共同打造“睦邻法律角”,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公益法律服务;联合理发师志愿者每周二开展“爱心义剪”活动。这些积极力量紧紧凝聚在社区组织周围,生动诠释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”的志愿精神,使各民族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,共同构建“睦邻友好、和谐互助”的幸福家园。
下一步,长江中路社区将不断深化“YU ZUO汇福邻·品质长江中”党建品牌内涵,围绕“惠邻万家”的理念,深化党建引领,强化近邻服务,构建“邻聚力”的多元融合服务体系,实现党的群众路线在社区层面的生动实践,不断提升各民族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社区力量。
实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